行業動態
啤酒產量的增長,不取決于產能增減,也不取決于資本進退。產能增長與否取決于市場容量大小和消費訴求的變化。消費需求決定了市場容量,市場容量決定啤酒產量。因此,啤酒產量的增長和產能無關。
消費訴求是啤酒行業產量增長動力的來源,影響我國啤酒消費訴求的因素有三點:收入水平、物價水平和啤酒人均消費量。去年,我國啤酒人均消費量達到34.2升,同比提高4.3%。他認為,這雖然一定的上升空間,但增幅不會太大。盡管歐洲某些國家的啤酒人均消費100多升,但實際上亞洲人對酒精的耐受力遠不如歐洲人。加上全球對含酒精飲料的政策趨緊。行業數據表明,從2009年到2013年,我國啤酒人均消費量從30.2升增至34.2升,增幅均在個位數。
除了消費需求的增長緩慢,中國酒業協會啤酒分會的行業報告顯示,影響我國啤酒產量增長的因素還有我國啤酒產量已近5000萬千升,基數逐漸加大,不可能一直保持較高增幅;二是啤酒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確定因素增多,如經濟增速放緩和上下游啤酒產業鏈的變數。
2012年,中國啤酒行業產量結束了連續23年的增長勢頭,出現負增長,增幅為-1.2%,給行業敲響了警鐘。當年,啤酒負增長的省市區多達20個,降幅超過10%以上的有天津、海南和江西。200萬千升以上的省市區相比上年減少了2個。
業內人士認為,其實,產量負增長只是啤酒行業產能迅速擴大,與市場容量增長不相匹配的體現。這表明,目前的啤酒產量越來越逼近國內啤酒市場的中、短期消費容量上限。隨著大量產能的釋放,競爭壓力將逐漸顯現,盈利水平將出現下降。
中國酒業協會啤酒分會有關負責人說。去年,啤酒行業的新增產能降到了260萬千升,和產業當年的新增產量200萬千升吻合。而這表明啤酒市場趨于飽和以及行業格局已基本形成,中國啤酒市場正逐步走向成熟。